直升镇万宝村的家风家训廊
核心提示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
我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丘陵山区农村居民居住分散,治理网格单元较大,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增加了乡村治理的难度。为此,近年来,我市探索出“院落微治理”机制破解这一难题。日前,这一机制入选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纳入全国涉农干部培训专题教学案例。
我市“院落微治理”机制为啥能被全国推广学习?记者走进荣昌进行了采访调查。
前不久,荣昌区直升镇万宝村椒香小院,村民刘眼国用手机扫描墙上的二维码,提醒村上的保洁员清理垃圾箱。“家门口的垃圾箱满了,可以用小程序一键上报。”刘眼国说。
刘眼国所说的小程序,是万宝村打造的数字乡村治理平台——“小院家”。2023年7月,万宝村“小院家”小程序正式上线,开设了“爱环境”“找活干”“帮我卖”“换积分”等多项功能板块,让村民积极参与万宝村各项公共管理事务,并利用该平台帮助村民卖产品、找活干,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基层治理。
万宝村党总支副书记高美告诉记者,“小院家”上线后,村民只要将村上堆满的垃圾箱图片上传到小程序,就会有人来打扫。而完成垃圾打扫任务的村民,可以换取积分,然后用积分在平台或者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洗衣粉、牙膏等生活用品。
“我们把‘小院家’与‘积分制’结合,打造出多个乡村智治场景,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上事务。”高美介绍,除了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外,“小院家”还会发布村上组织的各项活动。
例如,在去年端午节,万宝村在“小院家”上发布了庆端午活动,组织志愿者宣讲端午文化,为村民发放糯米、粽叶包粽子。此外,该村还会在小程序上定期发布“村庄清洁日”“志愿助农忙”等活动,参与活动的村民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
高美介绍,获得的积分除了换取生活用品外,村里还会根据积分排名公布积分榜,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市已打造出“小院家”“巴小智”“爱大足”等乡村智治应用场景,用数字化为乡村治理赋能,让数字“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载自《重庆日报》
主办:荣昌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903338624@QQ.com
版权所有:荣昌区融媒体中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市荣昌区海棠大道80号 邮编:402460 技术支持:华龙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渝ICP备2020011814号-1 举报电话:61471263 举报邮箱:1647737032@qq.com
荣昌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6147126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5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312号
电话:85267948 邮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