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制陶技艺
12月9日,在安富街道鸦屿陶艺工作室里,拉坯、修坯、粘接、雕刻……小豪和工人们专心致志忙着手里的活,红色的陶土经过一道道工序打磨后,变成一件件各具特色的陶艺作品。
小豪是前段时间刚来的新员工,虽有听力障碍,但经过4个月的集中刻苦学习,如今已能独立完成指定产品。在陶艺工作室里,还有两个和小豪一样的听力残疾人,在大家的帮助和自身努力下,已成功入职鸦屿陶艺工作室。
这些残疾孩子能拥有一份较稳定的工作,不仅得益于自身的努力,更得益于我区相关部门对残疾人的政策帮扶。
2020年底,在区残联指导下,区特校成功创建重庆市残疾人陶艺项目培育基地,在学校开设陶艺教学课程,为小豪他们打下陶艺制作基础。今年1月,区特校陶艺培育基地利用市级项目资金,在安富街道陶宝古街建立“馨海棠陶艺”工作室,邀请陶艺大师对残疾学员进行集中培训。
“这些孩子学习和就业的意愿强烈,我们也想为孩子们搭建一些平台,给他们多一些机会,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以便能顺利就业提高生活质量。”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7月,鸦屿陶艺工作室负责人梁洪萍,受邀到陶艺培育基地为孩子们授课,培训制陶技艺,从此与这些孩子结下不解之缘。后来,区残联和区特校选派多名学员到梁洪萍的工作室跟班学习。
然而,为残疾人教学并非易事,“由于交流不畅,没有手语翻译,我们只能将陶艺制作方法用文字写出来,跟班学习期间,教学交流笔记写了一大本。”在梁洪萍看来,虽然教学进程较慢,但这些听力残疾孩子有非常多的优点,在学习和工作时,他们更能隔绝外界的干扰静心制陶,把劣势变成优势。
学习结果也如大家期待的那样,如今,经过集中学习,学员们的制陶水平得到大幅提升,部分学员制作的陶艺作品,已基本达到进入市场销售的水准。梁洪萍也将他们正式招收到工作室工作,薪资待遇同其他员工同工同酬。
除了把振兴荣昌陶技艺同开展扶残助残工作相结合,近年来,我区多措并举,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残疾人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仅今年1—10月,区残联通过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活动,一对一“菜单式”为残疾人推荐工作岗位,帮助701名残疾人实现多种形式就业;根据残疾人残疾类别、文化程度、求职需求等,针对性开展盲人按摩、全媒体运营师、藤编、夏布香包、荣昌特色小吃等职业技能培训,培训残疾人120人;组织3名残疾人代表市残联参加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一系列帮扶举措,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群体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助推其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残疾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不断增强残疾人基本保障水平、优化创业就业环境,为残疾人提供更加稳定、更高水平的民生保障。”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 丹
主办:荣昌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903338624@QQ.com
版权所有:荣昌区融媒体中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市荣昌区海棠大道80号 邮编:402460 技术支持:华龙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渝ICP备2020011814号-1 举报电话:61471263 举报邮箱:1647737032@qq.com
荣昌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6147126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5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312号 电话:85267948 邮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