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飘红

【走进乡村看小康】重庆市志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销促养、以养供销,探索出了“企业大发展、农户能挣钱”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让荣昌黑凤鸡“飞”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编辑: 荣昌数据迁移 2022-04-22 10:00:09

村民排队过称领取鸡苗

村民现场签订养殖合同

4月14日一早,装载满满一车黑凤鸡鸡苗的卡车,正前往荣隆镇柏香村。鸡还未到,领鸡的村民们已在村便民服务中心排起了长队。

看到此情此景,重庆市志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志良农业)总经理敖以前不觉喜上眉梢。起初,他带着鸡苗到处送,农户摆手连带直摇头。而如今,家家抢着养,生怕错过好机会。

去规模化养殖

构建双赢格局

“能挣钱,农户才会抢着养。”敖以前直截了当地说出鸡苗受欢迎的原因。

在长期试点探索的基础上,志良农业总结出了一整套“助农增收”策略。领鸡苗靠“赊账”,直到售出才扣除成本。养殖过程中,无需搭建专业化鸡舍,只要有空场地,用自家谷物即可轻松喂养。鸡生病可免费治疗,因故死亡也会被按市场价回收后进行无害化处理,真正实现了农户“零负担”养殖。

鸡苗饲喂五个月,长到6斤左右,由志良农业进行统一回收。除却鸡苗、粮食等成本,一只鸡至少能挣30元。此举已让铜鼓、盘龙等地400多户农户每年增收400多万元。

分散养殖模式带来的是农户增收,但企业如何获利?要知道,散养不可避免地存在生产标准不统一、技术管理水平不平衡等问题,显然与规模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看似“离经叛道”的背后,却是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创新。为破解散养模式中的问题,志良农业采取“集中——分散——集中”的模式,将孵化、育苗、疫苗接种等流程集中到育苗基地完成,待鸡苗长到2斤左右才分发到农户手中。

饲养环节交给农户,企业不仅拥有了一大批专业化“职工”,也省去了山地承包、饲料等所需成本,更重要的是消解了集中养殖带来的环保压力、疫病风险等,年节约资金至少50万元。

在食材上取胜

扩大利润空间

志良农业花大力气搞养殖,主要盈利点却在餐饮。

4月16日傍晚,位于城区宝城东路的“润锦黑凤鸡”生意火爆。“这是国宴菜,味道太‘巴适’了,其他地方根本吃不到!”市民李玉明兴高采烈地向朋友们介绍着桌上的菜品——“国宴鸡豆花”。这道菜把鸡肉做成了“豆花”,“吃鸡不见鸡”“吃肉不见肉”,汤鲜味美、入口滑嫩。

围绕全鸡宴“做文章”,“润锦黑凤鸡”开发出48道特色菜品。

“食材、场景、口味是做好餐饮生意的‘三要素’。”在敖以前看来,良好的餐饮氛围、绝佳的菜品口感,都需要良好的食材支撑。

作为天然黑色药用滋补珍禽,黑凤鸡营养价值较高,在荣昌乃至成渝地区都具有独特性。“这也导致了食材无法稳定供应。”敖以前介绍,企业搞养殖最主要的目的是保障货源新鲜及时。同时,抛开中间商赚差价,扩大利润空间。而农家散养也更能还原“小时候”的养殖场景,勾出消费者记忆中的味道。

凭借食材优势,“润锦黑凤鸡”已在川渝两地布局了5家店面,广受食客青睐,每年售出黑凤鸡近20万只。

高坐标系谋划

加速扩能增效

今年,志良农业打算分批次在荣隆镇发放10万只鸡苗,新增带动300户农户增收致富。“我们今年的产能将达30万只。”敖以前信心十足地表示,企业的目标是年产销100万只黑凤鸡。

他的信心源于农户的信任,更得益于全区各级各部门的鼎力支持。企业推广养殖,相关部门、镇街在大力宣传倡导的同时,还派出农技人员上门服务,特别是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下足功夫,为志良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好了兜底保障。

有了良好营商环境助力,志良农业全面打通了产、供、销全产业链,走上了加速扩张、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随着养殖规模的提升,该企业正积极探索销售新路子、拓展市场覆盖面,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

站在更高坐标系找定位,敖以前谋划着更大的“一盘棋”——立足荣昌、抢占成渝、辐射全国。他说:“争取让荣昌黑凤鸡‘飞’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飞龙 通讯员 罗双琪



主办:荣昌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903338624@QQ.com

版权所有:荣昌区融媒体中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市荣昌区海棠大道80号 邮编:402460 技术支持:华龙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渝ICP备2020011814号-1 举报电话:61471263 举报邮箱:1647737032@qq.com

荣昌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6147126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5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312号 电话:85267948 邮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