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制剂车间由“智慧大脑”控制 (资料图片)
“建设成效好,达到预期目标,可总结案例经验在全市推广……”日前,市经济信息委组织专家组到重庆华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森制药”)第五期GMP基地数字化车间,以现场勘察、质询、听取汇报等方式,对“数字化车间‘5G+工业互联网’先导应用示范”项目开展现场验收。专家组给予高度评价,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能收获专家组如此高的评价,华森制药在打造“5G+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车间先导应用过程中,都做了啥?
“我们充分运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药品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华森制药制药厂总经理、技术工程师黄介表示。
华森制药作为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早在2008年就开始探索医药制造业的智能化融合。其聚焦国际化、大数据、智能化,打造出的第五期GMP生产基地,被科技部列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中药先进工艺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列为“全国药品生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第五期GMP生产基地占地近10万平方米,独栋生产车间串联成排,运行着国际一流的药品GMP生产线22条,建有全自动智能中药提取生产线和现代化仓储物流中心等。为精益生产、降本增效,华森制药2020年与中国联通重庆公司、重庆大学共同开展GMP基地数字化车间“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建设,被列入重庆市首批“5G+工业互联网”先导应用示范项目。
“5G+工业互联网”先导应用究竟有什么好处?记者在中药提取车间看到了“答案”:4楼扫码提料、智能切割、智能投料区域有序衔接;从楼上“接收”到药材后,3楼68个大型萃取罐在智能控温、控水、控时及控压下有序运转;萃取结束,中药液体顺管道流入2楼静置罐……生产全流程实现机械智能、监控无死角,生产各环节的温度、能耗等信息实时上传,以便“智慧大脑”比对、分析及溯源。
中药提取车间工人记录数据 (资料图片)
有了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整栋中药提取车间3班连轴转时,仅需日常巡检、技术人员等40人,较传统制药车间节省80人左右。
“这就是5G技术高带宽、低时延、可靠性和支持海量连接等特性,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的典型,让生产控制、物料追溯、质量管控以及设备、能源等各个环节实现精细化管理。药品生产、企业管理有了智能‘预警员’和‘监督员’,既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为干预,提升药品生产管理效率、产品质量,又能实现生产决策可视化。”黄介高兴地说,成效的取得,归功于5个智能化“5G+”功能场景的综合应用。
黄介口中的“5G+”功能场景,即5G+网络运用。通过搭建基于企业的5G网络,将车间生产设备、操作终端、智能仪表等实现5G全连接,实现海量数据存储与运算;
5G+物料智能管理。运用物联网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标识技术,将物料信息实时数据采集和状态监控,通过MES、赋码、追溯等信息系统,实现药品生产从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全过程GMP追溯与精准管控;
5G+AGV智能运输。利用5G网络将AGV与操作站实现快速连接,通过无线定位和路径规划技术,实现AGV自动巡航、主动避障,并完成自主物料运输与完工汇报;
5G+数据采集。围绕生产管理全过程数据采集与监控,运用5G联网技术将生产数据、设备数据等上传至数据采集与监视体系,通过MES、EMS、PMS等信息系统集成融合,利用大数据技术将生产关键信息要素统一视图与可视化管理,实现药品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5G+智慧能源管理。围绕生产全过程能耗数据采集与监控,运用5G联网技术能源数据,实时上传至能源管理信息系统,使能源成本可视化,实现生产能耗实时监控、预警、分析等,为产品质量的保障和能源的优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初步测算,项目投用后,生产运营效率提升25%,能源利用率提高8%,AGV运输效率提升11%,能为企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黄介表示,未来,华森制药将继续深耕智慧工厂建设,打造药品智能制造典型示范,带动我国医药行业共同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医药制造高质量创新发展。
(融媒体中心记者 蒋坤红 通讯员 汪 敏)
主办:荣昌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903338624@QQ.com
版权所有:荣昌区融媒体中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市荣昌区海棠大道80号 邮编:402460 技术支持:华龙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渝ICP备2020011814号-1 举报电话:61471263 举报邮箱:1647737032@qq.com
荣昌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6147126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5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312号 电话:85267948 邮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