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陶小镇
3月12日,趁着春日暖阳,游客们漫步在安陶小镇,或在沿街店铺里选购荣昌陶,或在工作室内拉胚体验制陶的乐趣,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一路走过来,我们看到很多陶摆件,包括陶茶具、陶制品,让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陶文化气息,不虚此行。”在陶宝古驿道,游客周先生带着家人“打卡”,对安陶小镇满是称赞。
30公里外,集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于一身的万灵古镇同样备受游客青睐。
万灵古镇
古镇内,游客踏着青石板街慢行,有的在一旁小憩,有的拍照记录,还有的静静欣赏古镇、水车、小桥形成的风景线,尽情体验慢节奏生活带来的舒适感。
“这是我区大力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名城的成果。”区文化旅游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我区持续发力,立足荣昌陶、荣昌夏布、荣昌折扇三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安陶小镇、万灵古镇、夏布小镇,建设非遗主题旅游景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游客打造体验慢生活的好去处,让“慢游”“漫游”悄然火了起来。
接下来,如何继续打好荣昌旅游的“非遗牌”?
该负责人表示,我区将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以非遗项目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结合,以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与城市提升结合,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同市场运作结合,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把我区建设成文化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较强的非遗旅游名城。
今年,我区将重点完成中国巴蜀非遗小镇策划和规划,高标准推进中国巴蜀非遗小镇建设,积极申报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举办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重庆分会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非遗主题宣传活动,持续扩大荣昌非遗影响力;开展非遗进景区、非遗进校园等活动,组织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加中国非遗博览会、“非遗购物节”等重大活动,推进非遗传承与发展,展示荣昌特色文化。
计划到2025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0亿元以上,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以上,区内旅游人数突破1600万人次,人均消费达500元左右,旅游收入超80亿元。
(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光慧 实习生 谭 玲 通讯员 杜瑶华)
主办:荣昌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903338624@QQ.com
版权所有:荣昌区融媒体中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市荣昌区海棠大道80号 邮编:402460 技术支持:华龙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渝ICP备2020011814号-1 举报电话:61471263 举报邮箱:1647737032@qq.com
荣昌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6147126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5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312号 电话:85267948 邮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