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荣昌。
笔者不是你的土著,没有在你的土地上耕耘,更没有在你的见证下缔结一份情缘。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你从了解、走进到牵挂。
因为,我不止一次听说你。从我的学生处,从我的同学处,从我的老师处。
因为,我不止一次经过你。从在“哐当哐当”的绿皮火车上浮光掠影一晃而过,到和朋友一起自驾前来拥抱你。“近乡情更怯”适合原乡人,可我怎么也有这种感觉呢?
因为,我不止一次亲近你。始于舌尖直觉到味蕾记忆:羊肉汤锅鲜香滋补、黄凉粉软糯回甘、卤鹅系列色香味全;始于用镜头对你的拍摄,用手对你的触摸,用脚对你的丈量,用笔对你的记录。
你,就是荣昌。
二
“给你看看,是什么?”大约十年前,一个朋友拿出一张照片,有些神秘、有些得意地对我说。
我刚接过照片,就脱口而出:“蝉。”小时候可没少捕蝉玩,还捡“蝉蜕”卖,既好耍,还换钱。
朋友又问:“是什么材质的,能看出来吗?”
我仔细审视,照片上这只“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而且材质细腻,晶莹剔透,真正有“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的特点。我从玉到石,说了几种,都被摇头否认。只好说:“猜不到,请告诉我。”
“安陶。荣昌产的。”
这句话让我惊奇又好奇。以猪闻名的荣昌还有这样美妙的工艺,我得好好了解一下。
上网查阅。原来,早在1953年,国家轻工部就命名了“荣昌安陶”,是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紫陶、广西钦州陶齐名的中国四大名陶之一。荣昌安富也成为中国三大陶都之一。
“安陶,荣昌产的。”这句话,不但引发了我对它的兴趣,还激发了我走近它的愿望,特别是安陶博物馆建成后。我邀约朋友一起自驾前往。
为了做好“旅游攻略”,我继续上网查阅资料:荣昌“四宝”中另外两宝——折扇、夏布以及荣昌旅游景点的情况。经与朋友们商议,最后确定的线路是“访夏布、看安陶、走古镇”周末一日游。为少走弯路,我联系了学生和同学当向导。
三辆车鱼贯跟随,十余人风尘仆仆。荣昌,我来了!
手摇扇子的学生和同学,在公路边上了我的车。义务导游开始履行“职责”,一路讲解。
学生率先——“荣昌折扇是与苏扇、杭扇齐名的中国三大名扇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折扇有传统的黑纸扇、棕竹扇、绸扇,还有这位老兄手上的夏布扇。”他指了指我的同学。
执扇者自然明白,该他“向导”了:“夏布是用苎麻经手工纺织而成,号称‘天然纤维之王’,可以制成衣物、手工艺品等。和折扇一样,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主要销往韩国、日本、欧美……”
三
快乐的时光如流水。
我们参观和了解了夏布精品展览室及工艺流程,现场感受并上手体验了织布机的精巧穿梭与忙碌。随行的女士则花了更多的时间,选购衣服,说要为此行留下精彩的回忆。
在我的催促下,意犹未尽的伙伴们赶往安富。上车前,我说:“女士有了纪念品,应该给我们男士考虑了。”
现场气氛一下活跃起来。“羊肉汤锅。”“对,汤白肉香没膻味。”“哎呀,冬天吃起来好暖和。”
有人说,“我还吃过黄凉粉。”“我也吃过,和川北凉粉各有自己的风味。”
“看来朋友们知道不少。今天中午我们去感受一样新的。”我的学生卖了个关子。“各自上车,抓紧去看安陶吧。”
走进安陶博物馆,首先看了介绍:2010年11月竣工,2011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其内收藏了自宋代以来的历代藏品近3000件,均系各个时期安陶的代表作品。
人们欣赏展品、选购藏品、动手实作,一路走走停停,不觉时针已远远超过十二点了。我们赶紧出发去品味不太知晓的新的美食。
原来它就是被授予“中国名菜”和“重庆名特小吃”的“卤白鹅”!对于它,我只能用“眼睛不够用、筷子忙不停、嘴巴嚼不赢、吃了还想吃”来形容。
吃饱喝足,我们向古镇奔去。
四
“万灵古镇,以前叫路孔古镇……”学生继续向导。
“有什么说法吗?”喜欢了解历史的我打断他。
“路孔其实是六孔的谐音。这里有六个洞穴,与濑溪河相连。后来改名,是因为以前有一个万灵寺,建于元朝,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悠久,更有文化旅游价值。”
我们点头表示明白。学生继续介绍:“这里距城区13公里,古镇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是国家4A级景区。2002年以来,先后被评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随行的朋友对我说:“看来你这个路线选对了!以后要继续给我们当好旅游策划哦。”“没问题!”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我们在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万灵古镇,缓缓走过青石铺就的街梯,叹时光飞逝,物是人非,因而心绪宁静。我们遥看3.5米高斑驳的石质古城墙,从保存完好的石质狮子门、水巷子城门下穿过,十分惊叹古人石雕艺术的精湛……
“桥那边还有什么?”我问。
“古镇对岸有万灵寺、赵家祠、赵家花房四合大院、革命先烈柳乃夫故居等。这里出了四十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
“真是人杰地灵啊!”朋友感叹。“哎,今天时间来不及了,下次一定再来……”
荣昌,笔者不是你的土著,没有在你的土地上耕耘,却结下了师生情、同学情、朋友情。我会一直欣赏你,持续不断地关注你。期待你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作者简介】
胡雁冰,男,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市评论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已在《检察日报》《重庆日报》《贵州日报》《小小说家》《巴渝儿歌报》等报刊发表散文、小说、诗歌、儿歌多篇(首)。
主办:荣昌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903338624@QQ.com
版权所有:荣昌区融媒体中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市荣昌区海棠大道80号 邮编:402460 技术支持:华龙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渝ICP备2020011814号-1 举报电话:61471263 举报邮箱:1647737032@qq.com
荣昌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6147126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5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312号 电话:85267948 邮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