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交通运输部网站公布重庆等7个城市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的通报。据介绍,经技术组评估、专家组实地验收、向社会公示、专项整改等程序和整改综合评议,重庆市等7个城市达到了国家公交都市创建预期目标,通过验收。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以人为本持续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治理水平,是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的应有之义。重庆成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标志创建工作取得成效。但是,获得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命名,并不意味着改善城市公交设施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也不等于优化公交出行就拿到“满分”;相反,在获得荣誉之后,重庆更应重整行装再出发,进一步改进公交优先、绿色出行,在“示范生”基础上、争当市民群众满意的“优等生”。
将“公交优先”理念细化为具体措施,既要客观评价重庆城市公交取得的建设成绩,还要冷静看到“优先”仍存在不足和短板。自被列为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首批试点城市以来,重庆投入公共交通路网、轨道建设、公交枢纽场站、车辆购置、智能交通系统等方面的资金达到新高,其中直接投入轨道、公交的资金占比较高。毋容置疑,无论是在资金投入,还是在软硬件的建设上,重庆“公交优先”都得到较为直观的体现。
荣誉之后应看到,随着重庆主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扩容导致公交服务涵盖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城乡居民对公交出行需求的层次不断提升,重庆的“公交优先”战略还需补齐多项短板。比如,在继续优化城市主干道公交线路的同时,要着手解决城市背街小巷公交覆盖率低的问题,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加密“穿梭巴士”班次;又比如,主城区在完善城区到郊区公交的基础上,还需根据城乡居民出行要求,进一步提高路况质量、改善公交车况;再比如,在完善城市功能、规划重大项目同时,可参考优先布点、建设附近公交站点。
公共交通的根本使命,在于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措施,使得市民愿意选择公交出行。在调整公交路线方面,既要考虑满足沿线市民的出行需求,也要参考车辆购置、驾服人员、城市道路等因素,将便民落到实处,避免公共资源空置浪费。既要在建设城市轨道、建设枢纽场站、更新零排放电动车辆等方面“算大账”;也要在优化换乘刷卡频次、延长公交营运时间、减免特殊社会群体等方面“算小账”。通过一系列措施,减轻市民公交出行成本,在提升公交乘坐舒适度、完善交通安全措施、优化车厢环境卫生等方面发力,让重庆市民群众出行更方便、乘坐更舒适、选择更自由。
作者:朱芸锋
棠城e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棠城e评,投稿邮箱1441749766@qq.com。
主办:荣昌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903338624@QQ.com
版权所有:荣昌区融媒体中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市荣昌区海棠大道80号 邮编:402460 技术支持:华龙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渝ICP备2020011814号-1 举报电话:61471263 举报邮箱:1647737032@qq.com
荣昌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6147126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5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312号 电话:85267948 邮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