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牵动人心的“嘉陵江2021年第1号洪水”终于平稳渡过重庆中心城区。但我们绝不能因此就放松大意,因为重庆今年的汛期还未结束,根据重庆市防办有关负责人介绍,重庆今年降雨总体偏少,但时空分布不均,极易发生暴雨和洪涝灾害。
做好防洪减灾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中之重是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既不能谈水色变、丧失信心,也不能盲目乐观、心怀侥幸。凡是有风险的区县,都要保持镇定,密切关注涨水情况。水面情况越是平静,越是需要时刻睁大眼睛、关注水位变化;一旦有超警戒、超保证水位洪水情况,就要采取坚决果断的科学措施,确保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以最高效率,有序组织群众避险转移。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落细落实洪水防御措施,容不得出现任何形式的“马虎眼”。无论是观测洪峰水位、河堤巡查防守,还是转移低洼地区受威胁群众,都要做到和时间赛跑、充分体现防洪减灾效益。看似不重要的任何“马虎眼”,都可能导致辛辛苦苦的防洪减灾工作前功尽弃。不管是城镇常住人口、还是外来务工人员,通知避险转移都要确保不漏过一人;对河堤两岸的巡查防守需要细之又细,决不能疏忽大意;组织群众转移需要缜密安排、科学有序,不能因人为怠慢错过最佳转移时机……只有每一个环节、每一段流程、每一个场景都没有“马虎眼”,防洪减灾体系才能发挥更大更强的合力。
防洪减灾工作中的“马虎眼”,就像隐藏在钢板中的气泡,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清除,不仅会影响钢板质量,还会可能危及楼厦安全。尽力挤除各种各样的“马虎眼”,一方面需要各个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立足自身职责,不断强化流程检查、主动查漏补缺;另一方面还需要严格落实值班应急制度,做好交叉提示、相互提醒,不但要把防御洪水的岗位职责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还要让参与防洪的干部群众将这些职责和措施看在眼里、记到心上,并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一环扣一环的严密监督机制,确保人人肩上有责任、防洪责任不落空。
同一条河流形成的洪水,并非一成不变,要挤除洪水防御体系中的“马虎眼”,就不能因循守旧总是按“老套路出牌”,而要充分尊重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只要我们每一个环节都紧张起来,每一个岗位都动员起来,每一份力量都汇聚起来,戒骄戒躁保持清醒冷静,不让任何“马虎眼”出现,就能群策群力打赢防洪减灾这场遭遇战。
作者:渝西锋光
棠城e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棠城e评,投稿邮箱1441749766@qq.com。
主办:荣昌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903338624@QQ.com
版权所有:荣昌区融媒体中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市荣昌区海棠大道80号 邮编:402460 技术支持:华龙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渝ICP备2020011814号-1 举报电话:61471263 举报邮箱:1647737032@qq.com
荣昌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6147126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5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312号
电话:85267948 邮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