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飘红

【棠城e评】强监管提高直播带货“含金量”

来源: 华龙网 编辑: 李双蔚 2021-08-05 17:15:38

“直播带货”正在成为乡村大地随处可见的日常“风景线”。新鲜的桃子、李子出来了,驻村干部架上手机“直播带货”;村民家种的土豆卖不动了,扶贫干部邀请“网红”到地头“直播带货”;贫困村大面积发展的中草药滞销了,镇、村干部赤膊上阵“直播带货”……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不同人群中的普及运用,以及网络视频成为广受欢迎的“主流”传播内容,各种层次、不同类型的“直播带货”,为农产品上线进城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窗口”。通过“直播带货”,不少基层干部带领村民更好熟悉电商模式、更好掌握产品推销技能,为增加村民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挥出较大积极作用。

但是,在“直播带货”遍地开花的同时,面对“闹热”需要有“冷思考”。比如,在支持“直播带货”助销农产品、助力农民增收的同时,需要对“直播带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应进行针对性分析。毋容置疑,越来越多的农产品,通过“直播带货”走出大山;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努力以“直播带货”方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然而也要注意到,有的“直播带货”是光有形式上的“直播”,而没有把“货”带出去。更有甚者,有的基层干部利用“直播带货”搞“直播出镜”,雇人凑流量、花钱买吆喝,心思完全不在农产品上的“直播秀”,久而久之无疑会招致群众反感。

此外,有的网络平台及其经营者,打着“直播带货”的幌子,一门心思却是“鸡脚杆刮油”侵害群众利益,这样的歪风值得警惕。有的直播平台不顾村民切身利益,对直播销售农产品进行“疯狂打折”,短时间内吸引到了人气、长远来看却不利于农产品以合适价格站稳市场。有的“网红”主观上缺乏公益助农的内生动力,将“直播带货”销售农产品作为赚钱“生意”,有的甚至是农产品没有卖出多少、向农户提取的利润却分钱不少照收不误。如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兴未艾,涌向基层和群众的网络直播平台良莠不分,无论是“直播”技术、还是“带货”水平都参差不齐,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精准监管。

“直播带货”归根结底只是推销和广告产品的一种方式,不管画面上“直播”的形式多么炫、也不管镜头中“带货”的人多么牛,把严产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尊重受众体验,才是播好货、卖好货的“王道”。“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品质作基础、缺乏渠道为支撑、受众感受欠佳的任何农产品,都不可能寄望于一场“直播带货”而实现咸鱼翻身——既要强化“直播带货”行业监管,也要不断提升基层干部、农户的技能水平,从而确保每一场直播都体现货真价实、每一次带货都带来“真金白银”。

作者:渝西锋光

棠城e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棠城e评,投稿邮箱1441749766@qq.com。

主办:荣昌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903338624@QQ.com

版权所有:荣昌区融媒体中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市荣昌区海棠大道80号 邮编:402460 技术支持:华龙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渝ICP备2020011814号-1 举报电话:61471263 举报邮箱:1647737032@qq.com

荣昌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6147126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5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312号 电话:85267948 邮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