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飘红

【棠城e评】我们为何如此在意这群大象?

编辑: 殷利 2021-07-17 15:33:47

▲6月17日,无人机拍摄到两头小象在泥地里“打架”。图/胡超、孙敏、赵珮然

近日,云南北移亚洲象群在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活动时,无人机拍摄到两头小象在泥地里“打架”,你来我往,颇为可爱。近两个月来,这群由6头成年雌象、3头雄象、3头亚成体象、3头幼象组成的亚洲象“旅行团”,经普洱、红河、玉溪等地一路“逛吃”、北移抵达昆明,约500公里的漫漫“征途”引发全球关注。

我不由思索,我们为何会如此在意这群大象?

也许是因为,这个亚洲象“旅行团”,给我们带来了太多意料不到的新认知。比如,外表敦实厚重的大象,并不是常人想象中的那么老实本分,它们也会调皮捣蛋、甚至是一言不合就可能拖家带口外出远走;再比如,“相互关爱”、“守望生命”等常见的词汇,被象群用“肢体语言”生动表达,也触发了我们人类的情感共鸣;还比如,我们曾经引以为傲、并精心经营的日常生活场景,孰料在五大三粗的大象面前,却是那么的薄弱与不堪一击……

▲6月20日,在玉溪市峨山县大龙潭乡拍摄的象群。图/新华社

而看着他们一路向北,我们的疑问也越来越大。象群北移,是因为什么?甚至,是不是我们人类做错了什么?也许,十几头亚洲象走出保护区,完全就是毫无厘头的“出门闲逛”;也有可能,它们一路吃吃喝喝,不是因为想吃美味、也不是想看山水美景,而只是以此向人类表达某种情绪;但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栖身的森林环境发生了变化,食物、水源等受到影响,导致象群不得已出来溜达溜达……

十几头亚洲象在人类社会中一路“逛吃”的场景,在全球的关注下,成为一堂人与自然的现场教学课。看着如此通晓人性的动物,背井离乡,虽然他们一路被我们保护,但他们离开“老家”的原因,却让我们不由得叩问自己——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何时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应该仅仅只是作为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景,而更应成为我们的行为底线。无论是壮硕无比的大象、轻盈乖巧的飞鸟,乃至经常被人忽略的蝇蚊虫蚁,都是组成生机勃勃的自然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需要人类对不同物种生命都秉持相同的敬畏,还应自觉避免对其他物种生存家园的侵扰。

无人机拍摄象群动向,村民主动给象群投放玉米等食物……不按“套路”出牌的亚洲象群,像一剂试纸测出我们在意生态、尊重自然的共同意愿。

我们为何如此在意这群大象的动态?我们为什么如此在意它们表现出来的每一个细节?归根结底在于我们深深知道,人与大象、人与地球上的每一种动物,都互为因果,息息相关。

▲图/新华社(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提供)

作者:朱芸锋

棠城e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棠城e评,投稿邮箱1441749766@qq.com。


主办:荣昌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903338624@QQ.com

版权所有:荣昌区融媒体中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市荣昌区海棠大道80号 邮编:402460 技术支持:华龙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渝ICP备2020011814号-1 举报电话:61471263 举报邮箱:1647737032@qq.com

荣昌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6147126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5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312号 电话:85267948 邮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