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储存了我从童年到中年所有温暖而美好的记忆。这座城市阳光般的人们,构建了我的精神故乡,照耀着我走出泥泞,成为我写作的动力和源泉,也让我对荣昌这片土地,爱得更加深沉。
和荣昌县城结缘,始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九岁时,我突然生了病。那时,父亲正在荣昌县师范学校民师班进修,只得带我去县城,一边读书,一边给我治病。读书期间,父亲没有工资,只有少量的生活补贴,一家五口的开销全靠母亲种地所得。
外公得知我生病的消息,送来200元钱;在城里工作的远房亲戚,也给我送来钱和水果,还专程陪我们去医院做各项检查;学校校长知道了我们家的困难,将门卫室旁的小屋腾出来,让我们住了进去,又给父亲安排了维护水电、修风琴的活儿。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也纷纷伸出援手,有的给我送来衣物,有的将“吃不完”的饭票递给父亲;一位姓陈的阿姨,从家里煮了汤圆给我端来,还给我赶织了一件毛衣;食堂打饭的师傅总是给我盛上满满一大碗,然后笑眯眯地嘱咐我“多吃点”。就这样,一双双温柔的手,一个个明媚的笑脸,让我对荣昌城有了无比温暖的第一印象。
但是平日,父亲忙着上课、勤工俭学,留下我孤单地坐在小屋门前发呆。无比郁闷之时,我发现小屋旁有个乒乓台,每天下午放学后,总有几个女孩来玩。为首的女孩,圆圆的脸上时刻挂着笑容。
日子久了,那个女孩注意到了躲在一旁观战的我。她微笑着走过来问:“你会吗?”我脸一红,轻轻点了下头。她立即兴奋地拉着我跑过去,全然不顾我的窘迫。刚开始,我很拘束,慢慢的,她们脸上真诚温暖的微笑,让我忘记了自卑,跟着她们痛快地玩起来。
知道我喜欢看书,我痊愈离开时,她精心挑选了一本作文书送给我:“加油,我在荣昌等你,要相信自己。”看她一脸认真的样子,我也重重地点头答应了。那是我第一次收到礼物,还是来自一位城里的漂亮女孩,我心里满满的全是感动。
后来,我考入了镇上的中学,最后,考入四川省的一所师范学校。1999年毕业,我分配到县城一所学校上班,开始了我的“城市”生活。一个20平米的房间,一张旧木床,是我的全部家当。尽管我在荣昌城有了自己的容身之地,但在这个城市举目无亲,下了班,除了到同事家串门,就只有窝在自己的宿舍。
周末,同事们要么去探望亲戚,要么约城里的朋友相聚。而我无处可去,只得每周五下午,背着包回盘龙父母家,周日下午又返回学校。我像只候鸟,在县城和镇上往返着,每周完成一次迁徙。尽管我已经在荣昌工作、生活了几年,但我依然觉得自己只是这座城市的旁观者,根本无法融入其中,内心的失落与疏离挥之不去。
我郁郁寡欢的样子,被同事娟姐看在眼里。那个周五,我正准备收拾物品回家,娟姐热情地发出了邀请:“去我家玩吧。”娟姐和我同时分配到学校,我们面对面坐在同一张办公桌上,她为人热情,直爽仗义,又和我年龄相当,我们每天朝夕相伴,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于是,那个周末,我去了她家。起初我异常紧张,担心自己这个不速之客不受欢迎。谁知,她的父母完全不把我当外人,不光好吃好喝招待,还让娟姐带我逛遍了荣昌县城。那两天,城里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我熟悉了东门桥、莲花广场、南门桥等大大小小的地名,铺盖面、黄凉粉这类特色小吃也尝了个遍。
娟姐活泼开朗,见多识广,和她在一起,有趣又快乐。连续两晚,我们都聊到半夜才睡,第二天醒了又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学美术的她,擅长服饰搭配,土气的我经她打扮一番后,也时尚阳光了许多。
两天的城里生活,给我打开了一扇温暖明亮的窗,让我对荣昌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有了很多愉快的体验,这种全新而有趣的生活,磁石般牢牢吸引着我。
那以后,一到周末,我就跟着娟姐回她家。回盘龙的次数少了,母亲吃起醋来:“你给她当妹妹算了。”我把这事儿告诉娟姐,她哈哈笑着一口答应:“好呢。”
这虽是一句玩笑话,但在无形中却成了事实。我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她时刻像个姐姐一样,在我伤心难过的时候,陪伴我开导我,在我遇到难题时,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平日也毫不客气纠正我的缺点。慢慢地,娟姐和她的家人,让我这个候鸟般的旁观者融入了这座城市,也让我发自内心想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员。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贷款买了房,在这个城市扎根下来。后来,我们陆续结婚生子,我的父母兄妹也在县城工作、安家,我的身心在这座城市彻底安顿下来。
如今,父亲已经退休,有了很多闲暇时光,常给我们提及旧事。无奈二十多年的时光,已经模糊了许多记忆,当年帮助我的人,也如星辰般散落在荣昌各处。那位送书的姐姐,我只记得小名,她来自哪户人家,去向何处一无所知。叔叔阿姨们已经退休,那位给我端汤圆、织毛衣的陈阿姨已经离开人世,父亲将打听到的消息告诉我时,眼泪汹涌着奔出我的眼眶……
荣昌的一草一木,和这三十多年收获的温暖和感动,它们时时在我的脑海里奔腾着,我只得拿起手中的笔,将它们一一记录下来,这些文字陆续在《重庆杂文》《左江日报》《重庆教育》《博爱》《人生》《婚姻家庭·性情读本》等报刊发表。
据李氏族谱记载,李氏先祖在清代,才从湖南省陵宁县迁入荣昌。尽管我们和荣昌的缘分开始得晚了一些,但我在荣昌出生、成长,早已和这个城市血肉相连。而这座城市里,有那么多赠予我温暖的人,他们帮助我构建了一个“精神的故乡”。
如今,我已经在荣昌工作、生活了21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街一巷,都凝聚着无数美好的回忆,我对这座城市的感情也越发浓郁深厚起来,于是,我拿起手中的笔,拾起这三十多年间,在“精神故乡”收获的温暖和感动。那一个个灿烂的笑脸,像一颗颗珍珠,串在我的记忆里,现在想起,依然熠熠生辉。
【作者简介】
李黄英,女,荣昌区作协会员、荣昌区诗词协会会员、重庆市杂文学会会员,喜欢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重庆杂文》《重庆日报.农村版》《山西晚报》《宝安日报》《婚姻与家庭》《现代家长》《博爱》等报刊杂志。
主办:荣昌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903338624@QQ.com
版权所有:荣昌区融媒体中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市荣昌区海棠大道80号 邮编:402460 技术支持:华龙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渝ICP备2020011814号-1 举报电话:61471263 举报邮箱:1647737032@qq.com
荣昌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6147126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5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312号 电话:85267948 邮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