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体经济薄弱的“空心村”转变为色彩斑斓的的产业强村,作为中组部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的八角井村,驶上了乡村振兴“快车道”。
谋当前 管长远
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3月19日上午,八角井村党支部书记严荣强和村干部们正在虾塘边,挑选体型合适的虾苗。“只要赶在6月份之前上市,我们的龙虾绝对能卖上好价钱。”将两筐虾苗投进了虾塘,严荣强满怀信心地说。
工人收获小龙虾
村干部身后,硕大的龙虾雕塑分外应景,“八角井乡村振兴楼”八个大字格外醒目,太空莲、沃柑、榨菜等产业基地有序分布在周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以前,八角井村一个像样的产业都没有。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春风劲吹,一系列政策“及时雨”精准播撒,让该村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越是利好,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哪个项目好?规模做多大?村“两委”连翻考察、深入调研,目的是找到最适合的产业。
发展农业产业就要有土地。八角井村成立了沃荣土地流转服务专业合作社和八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土地流转的方式,率先盘活村里的“撂荒地”。
选准了产业、整治了田地,种植养殖技术成了大“难题”。“将西南大学教授请到家门口,让农业企业‘当股东’。”昌州街道给出了解决方案,积极指导该村构建“土地合作社+”的产业发展机制,让合作社引来先进农业技术、现代企业管理、优质社会资本,发挥村集体经济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
引入西南大学师资力量,开展淡水养殖、生态稻虾养殖;引入农业企业,发展脐橙、太空莲等产业……“土地合作社+高等院校+专业合作社”“土地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模式,聚合形成了强烈的“化学反应”,让八角井的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流转1800多亩土地,发展了8种集体经济产业项目,走的是“小而精、小而优”的路子。“我们采取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有着更长远的打算。”严荣强表示,只要G38道路一通车,该村就是离主城规划区最近的村,他们准备依托丰富的产业,下好乡村旅游“先手棋”。
建机制 提效能
村民家门口增收致富
“家门口打工,一年能挣1万多元。”八角井村村民温植树捆着近两人高的牧草,兴高采烈地说。
村民收割金牧粮草
依托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八角井成立了由沃荣土地流转服务专业合作社、八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八果建筑劳务公司组成的八角井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土地合作社为八果农业公司提供土地,八果农业公司为土地合作社提供分红,土地合作社与八果农业公司的劳务委托则交由八果建筑劳务公司,为其提供劳动力,形成了闭环运营框架。
“我们的目的是让村集体见效益,老百姓能挣钱。”严荣强介绍,该村在有效管理运营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了以“普遍受益+重点惠及”为总体思路,以“一次分配+二次分配”为基础框架,以“保底性分红+增值性分红”为有效保障的良性利益联结机制。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八角井村还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学工一体、注重实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有效保障了现代农业发展人才需求。
2020年,该村依靠村集体项目,为村民发放保底性分红近100万元。目前,八角井村有800余户农户自愿加入土地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共为村民发放务工费40余万元。
把方向 添动力
筑牢党组织战斗堡垒
八角井乡村振兴楼正处在八角井村产业基地的腹心地带,兴农联合党支部就设在楼内。
“党建撑不起,再好的产业也成为一盘散沙。”严荣强说。为确保八角井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变味”“不变质”“不变心”,八角井村积极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成立兴农联合党支部,探索实施“村级党支部+农村产业党支部”党组织运行模式。
八角井村党支部重点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上下功夫,全面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兴农联合党支部则全面聚焦产业发展,定期组织党员围绕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培训和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切实形成了农村产业党支部影响一片、带动一群、造福一村的“头雁”效应。
“我们要全面激活党建动能,让党员聚在产业上、群众富在产业上。”严荣强说。
记者手记:
因地制宜做好特色“文章”
走进昌州街道八角井村,看到的是色彩斑斓的产业图景,听到的是致富路上的欢声笑语,感受到的是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
民族要复兴,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八角井村充分把握我区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西部样板区重大机遇,坚持走“小而精、小而优”的路子,因地制宜发展多元产业,靶向鲜明做实“特色”文章,搭建起了村集体和村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有力推动内生动力越来越强、发展后劲越来越足。
八角井村的发展经验让我们看到,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必须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要坚持因地制宜找出路,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发展实际,深入挖掘乡村产业的广度和深度,切实找准产业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和落脚点,让特色更鲜明、内容更具体。要学会观势谋局育先机,切实吃透用准各级各类政策,及时准确做好市场调研,大力培育乡村旅游、农耕体验等新业态,凝心聚力念好“新”字经、“特”字诀,不断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
主办:荣昌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903338624@QQ.com
版权所有:荣昌区融媒体中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市荣昌区海棠大道80号 邮编:402460 技术支持:华龙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渝ICP备2020011814号-1 举报电话:61471263 举报邮箱:1647737032@qq.com
荣昌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6147126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5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312号 电话:85267948 邮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