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雨
我与荣昌有缘,情缘长久。
接重庆市作家协会通知,我参加了2012年3月21至23日“川渝作家看荣昌”的文学艺术交流和“川渝作家文学创作交流中心”在荣昌成立的授牌仪式,两天的参访学习,受益匪浅。
更早的是,20多年前,我所在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与荣昌县医院开展了医疗合作,那时,身为医院副院长的我几次到过荣昌。濑溪河穿城而过的这座绿树成荫的古城,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其间,市作协组织荣昌采风,我又到荣昌,写了反映县里卫生工作“渝西绿洲”的报告文学:“竹根深扎厚土,竹叶丰茂不衰。预示生命的蓬勃、生命之树常绿。卫生局长名片上的一缕翠竹和‘竹报平安’四个楷书字,寓意生命绿树卫士的白衣天使的心愿和神圣职责……”
我再次到荣昌是写了长篇小说《填四川》。
我写的重庆开埠时期的长篇小说《水龙》和与黄济人合作的写卢作孚的长篇小说《长河魂》出版后,心里一直不得平静。写这两部小说时,查阅到许多“湖广填四川”的资料,很受震撼,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当年那时逾百年百万移民万里跋涉进川的情景闪现眼前。我知道,我的文学长途跋涉开始了,下决心写长篇小说《填四川》。主人公宁徙的落脚点在哪里呢?我查阅史料发现,那场大移民中有许多客家移民,有移民女杰。他们的后代至今多数都居住在四川省龙泉驿的洛带镇和重庆市荣昌区的盘龙镇。两镇至今都有客家移民文化研究中心。
我选择了我熟悉的荣昌,埋头扎进四川大学陈世松教授的《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重庆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周勇教授的《重庆通史》、《四川文史资料集粹》和《荣昌县志》等著作、史料里,发现,荣昌是当年移民的中转站和落脚地。当年的城门上,老远就可以看见高悬的招民旗:“插起招民旗,自有垦荒人”“奉旨招民填川治川”“荣昌县乃去川府的必经之地,恳请移民留下置业”“荣昌水肥土沃,任由诸君开垦。”路孔寨(现万灵镇)青山环抱,吃干粮舔盐蛋住岩洞、越崇山峻岭、走蚕丛鸟道路过的客家移民们,可见刻有“路孔寨”标牌的城门。古寨有六个石孔与濑溪河相通,路孔因之得名。寨内唯一的老街弯拐狭长陡峭,石板梯道被踩踏得变了形,泛着青光,路边是平房、吊脚楼土著民居……信心倍增,敲打计算机键盘,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完成了36万余字的长篇小说《填四川》。
写完《填四川》后,重庆出版社该书责任编辑罗玉平先生在我不知情下将打印稿给了荣昌宣传部领导看。我开先是有顾虑的,书稿里写的是虚构的岷坝村、惠水河。荣昌宣传部领导和当地民俗专家看了书稿很重视,特邀我和罗玉平开了座谈会。有人问,为啥不写路孔镇、濑溪河?我老实回答,因为小说里写有贪官,怕引起误会。有人说,你还写了落户荣昌的移民女杰宁徙,写了她父亲廉吏宁德功呢。在他们的鼓动下,我和罗玉平去了我从没去过的明清建筑的路孔镇,十分感慨,在我去过的所有古镇里,我认为这古镇是保留得最为完好的。感谢荣昌领导、民俗专家对故土历史文化的重视。我脑洞大开,再次动手改写书稿,改写成路孔寨、濑溪河。实地参访,路孔镇与我虚构的岷坝村很相像,古镇、河流,拱桥,还真有个赵家祠堂。有移民、土著共建的湖广会馆。有移民、土著建筑特色融合的高筑墙小开窗的民居。镇上的店铺名字特别,“艾糍粑”“一壶春”“大食店”等,是凭空想象不出来的。采访得知,当年有路过的移民在濑溪河舀水喝,大老远带来的青花瓷碗不慎落进了河水里,认为是留其在此舀饭吃,就在路孔落户了;听老人唱了“麻布神歌”,亲切感人。都写进了小说里。
写这部小说,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荣昌深厚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评论家说:“倘若没有荣昌,特别是荣昌的山川形胜、民俗风情、人文底蕴的感化、启示和孕育,这部《填四川》是很难产生的。”移民是荣昌历史的见证者,移民与土著是荣昌历史文化的书写者。移民们带来有苎麻种子、猪种,带来有建筑、纺织、折扇、制陶、茶艺,带来有各地的民俗风情与文化艺术,与当地土著结合,融为一体,生机勃勃。
我没有想到,《填四川》小说6次印刷并且再版,出书不久便进入国内10部长篇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选刊》转载,国内市内著名评论家、作家写了数十篇评论,重庆电视台播放了40分钟的采访报道,重庆广播电台全文连播。《文艺报》《文学报》《中国艺术报》及重庆各报纸和中国作家网、新浪、腾讯、凤凰网等网站报道、评论,盛世阅读网至今阅读量高居榜首。影响广泛,客观上很好地宣传了荣昌。该书获重庆市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城市图书一等奖,英国查思出版社出了英文版发行,参评了第八届矛盾文学奖,改编拍摄为了32集同名电视剧,万灵镇建了影视城。我很欣慰,敲打键盘,改编了《填四川》京剧、川剧剧本,重庆市京剧团拟排演此京剧,期盼早日出现在戏剧舞台上。
因了这部长篇小说《填四川》,我成为荣昌的荣誉市民,到荣昌的次数更多,我当尽心尽力继续为荣昌的进一步发展繁荣做应尽之事。
【作者简介】
王雨,男,本名王志刚,重庆市作协荣誉副主席,中国作协、影协、视协会员,重庆市文史馆员,重医附二院教授,博士导师。在《新华文摘》《中国作家》《光明日报》《小说界》《红岩》《四川文学》《滇池》发表《船神》等中短篇小说、电影剧本多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重庆出版社等出版长篇小说《填四川》《开埠》《碑》《水龙》《飞越太平洋》等8部。《填四川》《开埠》被《长篇小说选刊》全文转载。以第一稿编剧拍播电影《年轻的朋友》,剧本获四川省文学一等奖。创播《嘉陵江边的小屋》等电视剧4部。电影剧本《碑》获市文联重点扶持作品;《产房》获“重影杯”一等奖,拍摄为院线电影待映。《飞越太平洋》《翠绿色的梦》获重庆市文学奖,《血缘》《填四川》《开埠》获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水龙》《长河魂》(合作)获重庆市文艺奖。《长河魂》被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买断影视版权。《填四川》被北京如意吉祥影视公司改编拍摄为了32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待播。有4部作品参评了茅盾文学奖。《填四川》英文版已由英国查思出版社出版发行。
主办:荣昌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903338624@QQ.com
版权所有:荣昌区融媒体中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市荣昌区海棠大道80号 邮编:402460 技术支持:华龙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渝ICP备2020011814号-1 举报电话:61471263 举报邮箱:1647737032@qq.com
荣昌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6147126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5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312号 电话:85267948 邮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