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飘红

【我的荣昌情缘】志在荣昌

来源: 重庆荣昌客户端 编辑: 李裔铭 2020-08-11 16:11:17

前些日,重庆暴雨成灾,北京的吴大姐微我:“邱啊,我在央视新闻里看到重庆闹洪灾了,你那里受灾了吗?”我回答:“荣昌过去千年无战乱也无重大自然灾害,并且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四季花争艳。荣昌是福地,现在和今后都平安吉祥。”

言语背后,透露出我对荣昌的喜爱,更是自豪。

1985年2月,我第一次从地处塔克拉玛干边缘的军营回川探亲,经历了五天六夜的汽车、火车之苦后,清晨6点02分,我首次来到了荣昌。跨出列车门,眼前大雾弥漫,清新的空气连同浓烈的亲切感扑面而来,第六感觉告诉我:这里就是我的家。

在荣昌作客一周,我回到了川北深丘一个叫柏林场的地方,这里有我至亲的爸爸妈妈和弟弟,还有供我嬉水游泳又滋养我长大的小河。回家半月,虽然获得了亲情的慰藉和少年时代满满的回忆,但内心却隐隐感到:我是这里的客人,这里不是我的家。

返回部队后,我被派往乌鲁木齐市出差,工作了一年,又先后两次常驻北京工作。当时青春年华,还有军官服装扮,走在北京的大街上,常常获得女孩子关注的目光。有好心人作媒,要帮我在京城介绍对象,说是有了这个“钉钉”,才能挂我这个“瓶瓶”,今后我转业就可以到大城市工作、生活了。

可是我心里毫无想法,无论是人们趋之若鹜的京城,还是民族风情浓郁的乌鲁木齐,亦或是繁华的沿海城市,都没有一丁点儿感觉,心里装着的,只有荣昌。

第二次来荣昌时,我结识了她。一年后,我与她领取了结婚证,成为了荣昌的女婿。随着儿子的出生,我们在荣昌有了一间12平方米的房子,这是我在荣昌的家,狭小但很温馨。

1994年9月的一天,面临转业的我抱着在部队发表的一摞新闻、文学作品到城里相关单位自荐,这也是我第一次走进荣昌城区。城区建筑破旧、低矮,道路狭窄泥泞,石板铺成的街面上长着青苔,但我没有失落感。驻足莲花桥上,我看到池水河里有条鲤鱼正在悠然地摆尾游动,向人们展示自己优美的身段。河边有居民在提水,在洗衣服。眼前垂柳、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美景,让我品味良久。

不可思议的是,我转业的档案材料从新疆送到北京后,被总部分拣到了准备发往四川的档案夹里。一位首长恰巧看到了我的档案,他知道我妻子在重庆,于是把我的档案袋从四川的档案夹里取出来,放到了向重庆移交的档案堆里。这位首长多年前是我的教导员,如果不是他,在当时的情况下,我要来荣昌工作会多么不容易。这也证明,我与荣昌的缘分。

几个月后,我如愿转业到荣昌,成为一名记者。随后的日子,我见证了荣昌城市的旧城改造,也见证了工业园区从无到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易和荣昌人的勤奋。在工作岗位这些年,因全面了解和直接参与建设,使我对荣昌的情感由早期的亲切升华为炽热的爱!

“哦,荣昌猪!”多年前,一个荣昌人到深圳,别人把他介绍给朋友时,这位朋友随口说了这句话。有次,我给重庆电视台送新闻,编辑开玩笑:“邱记者,你又送荣昌猪的新闻来了?”这些话,说者可能无心,但我是个很敏感的人。我暗下决心,要改变人们“荣昌只有猪”的看法。

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一个地方好,首先是发展要好,同时还要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基于这个思考,我确定了外宣报道的重点:既要宣传荣昌轰轰烈烈抓发展的事儿,又要细心搜集、挖掘荣昌的历史文化底蕴。后来的日子里,我重点采访报道荣昌城市拆迁改造、工业园区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并下功夫研究安富和安陶(荣昌陶)、路孔(万灵镇)以及当时在荣昌有名气、有特点的书法、绘画、雕刻、制陶人、收藏爱好者、根雕艺人,然后逐一认真采访,拍摄电视新闻,于是有了《荣昌:城市形象也是生产力》《荣昌五福乡:山上林果茶 山下粮油菜》《荣昌远觉:奶香四溢产业兴》《荣昌铜鼓镇:40万只蛋鸡助农增收致富》《荣昌发现宋代陶窑遗址》《江南水乡古镇——路孔》《荣昌有座报恩塔》《荣昌:这座斜塔堪称奇》《陶艺大师罗天锡》《陈子福的折扇情缘》《老画家刘乾书:妙笔绘神鹰》《农家女刻刀写人生》等一批报道。这些报道在重庆卫视新闻联播、央视新闻播出后,极大地提升了荣昌的知名度、美誉度。前不久偶遇一位荣昌的老干部,他说:路孔(万灵镇)、安陶(荣昌陶)都是老邱宣传出来的。这当然有些夸张了。

有一天,重庆卫视新闻联播节目一次播出了我三条反映荣昌文化的新闻。当播音员李洁在电视里说“我市荣昌县……还是在荣昌……我们再来看一条荣昌的新闻”时,我心情好极了!据说,这在重庆新闻联播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全市其他区县的同行为此感到惊讶,问我是不是做了什么“小动作”。

几个月后,曾开玩笑说“荣昌只有猪新闻”的那位女编辑见到我,感慨道:没想到荣昌发展得这么快,还这么有文化!

2004年,厄运降临在我头上,我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年仅40岁的生命面临终止。正当我哀叹生命脆弱,羡慕地上自由爬行的蚂蚁时,荣昌不少县级领导、乡镇领导、村社干部到医院来关心、鼓励我;有的老领导眼神不好,自己无法编辑、发送短信,就把内容写在纸上,叫子女发给我;星期天下午,听说我儿子急着赶回荣昌初级中学上晚自习课,来医院看我的某位县领导特意改变行程,直接把我儿子送到学校;我帮助过的困难大学生得知我需要骨髓移植,就主动找到我的主治医生,要求为我配型、捐献骨髓;有农民专程从荣昌赶长途车到重庆,为我送来一只鸡或者一二十个蛋;有机关干部利用星期六、星期天专门到医院陪我聊天;听说我需要高昂的手术费用,单位所有同事为我集体捐款,还私下一次次资助我,甚至到荣昌的广场上为我募捐……

都说患难见真情。荣昌人对我的这一份份情谊深过大海,让我深切感受到荣昌人的厚重情义,也让我强烈地感受到了工作、生活在荣昌是多么的幸福!“天下唯有荣昌好”的感慨在我心里不禁油然而生。

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生活在荣昌这么好的地方,父母、兄弟还生活在闭塞、贫瘠的川北深丘山凹里,父母年老生病就医难,兄弟创业、发展难,侄儿侄女读书难今后找工作也难,为什么不把他们接到荣昌来呢?!

想到这里,我决定实施全家搬迁移民。经过精心谋划、鼓动,不到一年时间,我全家就分期分批来到了荣昌。经过几年的辛苦打拼,他们都在荣昌高品质的小区买上了宽敞的住房,成为了地地道道的荣昌人。现在,父亲长眠在了荣昌的土地上,他下葬的第二天就托梦告诉我“这里很好!我就在这里”!母亲健康快乐地在荣昌养老;兄弟、弟媳们在荣昌开连锁超市、开餐厅、当工人、当教练。侄儿侄女们在荣昌学习、成长,有的成为了公务员、教师、医生、厨师。从我的父母到我的孙辈,我家已经四代人扎根在了荣昌,逢年过节或者有其他喜事,全家汇聚在一起,满满三大桌,言谈嬉笑间,其乐融融。

在荣昌安家30多年,工作25年,我经常琢磨自己与荣昌的缘分,猛然发现不是源于第一次来荣昌作客,而是更早。

我清楚地记得,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急着给我起个学名,但由于没有文化,总也想不出个满意的名字来。那一天,我和我妈妈在地里收玉米,她突然灵感迸发,说出来“邱智云”这个名字,并且连声说:“这个名字好听!这个名字好听!”回家一说,全家都觉得这个名字好。可上学报名的时候,老师直接就把我的名字写成了“邱志荣”。爸爸妈妈没有读过书,认不得几个字,更不知道还有同音字。那时候“教书先生”就是大文化人,爸爸妈妈自然认为先生写的就是对的。所以,现在解读“志荣”就是“志在荣昌”,这是我和荣昌命定的缘分!

作者 邱志荣

【作者简介】

邱志荣,区融媒体中心记者、编辑。从新疆某部队转业到荣昌,一直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上万件新闻作品被全国各级媒体采用。2008年被荣昌县人事局授予荣昌中青年(新闻)学术技术带头人;2012年被国家广电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命名为“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工作者”;2019年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全国资深新闻工作者”荣誉。

主办:荣昌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903338624@QQ.com

版权所有:荣昌区融媒体中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市荣昌区海棠大道80号 邮编:402460 技术支持:华龙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渝ICP备2020011814号-1 举报电话:61471263 举报邮箱:1647737032@qq.com

荣昌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6147126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5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312号 电话:85267948 邮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