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精髓,也滋养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更是提振当代中国人精神力量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
荣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之城,千年文明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她们,是我们坚实的“根”、厚重的“魂”,是时代飞速变迁中的承续之“脉”,是我们弥足珍贵的“乡愁记忆”。
从今日起,本报推出“荣昌有文化”专栏,涵盖荣昌文物故事、地名故事、历史人物故事、非遗故事等内容,通过讲述在荣昌的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文明印记,让历史穿越时空与现代文明对话,以此挖掘荣昌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旅游文化。
敬请关注。
“古名真觉山,溪水环衍,殿宇庄严。石阶百级,竹木参差。佛像铜铁石泥不一,大殿有铜佛六尊,高五六尺或七八尺。”这是荣昌县志上所记载的一句话。
宝城寺古名真觉寺,于南宋绍兴1132年到1162年间建造,明隆庆六年培修。当年的位置是在城墙外,现今它是一座隐匿在喧闹城市当中的古建筑。
宝城寺所在的整个山全部是树木和竹林,葱郁的林木将宝城寺全部掩盖起来,山下有一条河,也就是如今的池水河。
寺中有铜、铁、石、泥各种佛像,其中最高的佛像是由铁做的,约6尺高。当时的宝城寺,有很多高僧在里面住持,所以在云贵川一带,宝城寺的名气很大,香火也特别旺。
时光流转,历经战火,宝城寺中的建筑大多损毁严重,唯独藏经楼保存最为完整。因为藏经楼是重檐建筑,又是明代的歇山式建筑,因此在重庆是非常有影响力和有一定地位的。
宝城寺留存下来的最大价值,除了它的历史价值,还有它的建筑形态。
宝城寺原为三重殿,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非常讲究左右对称,结构十分规矩严谨。整个寺庙有前殿、藏经楼,还有后殿,是比较完整的。不仅如此,它的中轴线也非常漂亮,从前面开始的中轴线一直到后面的中轴线,是以一根直线穿出来的。
整个寺庙的结构由屋顶、梁柱、台基三部分组成。内部全为木结构,仅由落地大柱和巧妙的斗拱及精确的榫卯支撑庞大的屋顶。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不采用一钉,榫卯却能精准切合,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
该建筑十分具有代表性,因为明代的建筑是有侧角的,两边的柱子都往内蓬起来,倾斜的柱子能够保证建筑的稳定性,抗震性也非常好,所以说明代的建筑是非常有讲究的。
近千年的风云变幻,岁月沧桑。宝城寺留下的建筑之美,却仍是一份丰富而厚重的文化遗产。
(文字由张丹整理、图片由专题部提供)
主办:荣昌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903338624@QQ.com
版权所有:荣昌区融媒体中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市荣昌区海棠大道80号 邮编:402460 技术支持:华龙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渝ICP备2020011814号-1 举报电话:61471263 举报邮箱:1647737032@qq.com
荣昌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6147126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5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312号 电话:85267948 邮箱:qrmtzx123@163.com